查看原文
其他

袁卫东 2018-05-27

(本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本公众号。谢谢!)

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e0159qiq63x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歌曲《九九艳阳天》


1958年初,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影片《柳堡的故事》上映后迅速风靡大江南北,除了影片中的歌曲《九九艳阳天》抒情优美沁人心扉之外,剧情也揉进了含蓄细腻的爱情成分,这无疑是开创了中国战争影片讲述爱情故事的先河。


       那是1944年的一天,一支新四军的部队进驻苏北地区的一个叫柳堡的村庄,一位副班长住在一个叫二妹子的女孩子家里,日久生情,他与二妹子悄悄相爱了,悄悄地对谁也不张扬。因为爱,副班长不想再跟随部队继续作战,而想留下来当民兵;因为战争,指导员要求他不得谈恋爱而且必须走。5年后,部队又一次来到了柳堡,副班长已是一名连长,二妹子已是柳堡村的村支书。他们在村头运河边的一条小船上重逢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



        柳堡村在江苏省宝应县,原为留宝头,后改名为刘坝头。也许“柳”有情的含义,“堡”有兵的味道,于是影片取名为《柳堡的故事》。电影上映后,刘坝头被更名为柳堡。

       著名作家、旅行家李存修先生2010年春节过后前往京杭大运河考察,6月份的一天走进了柳堡村,回来后对我说,他曾向一位81岁的老人打听二妹子,老人兴奋地说:“记得记得,当年二妹子与我住一个村,比我大个三四岁,后来出嫁走了就没见了。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电影与现实对这段爱情结局的描述怎会如此大相径庭?



1992年10月,宝应纪念建县1230周年,电影《柳堡的故事》的剧作者胡石言48年后重返柳堡。他在介绍创作这个电影剧本经过时,首次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,他讲了这样一段话:“1944年冬,我们部队来到宝应县开展抗日游击战。当时,19岁的副班长胡会成亲口对我说:‘我很想开小差。’我十分诧异地问他‘为什么?’他说:‘我爱上了房东家的闺女二妹子了,她也很爱我,我不想跟部队走了,想留下来当民兵。’我说:‘军人不能和老百姓谈恋爱,你不是不知道,你们约定没有?’‘没有,我怕哪天吃颗花生米牺牲了,害她白等。’”

       可见,银幕上二妹子与副班长相爱的故事并不是杜撰,而是对现实生活的还原。由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,胡会成和二妹子只能把爱深深地埋进心里,思念的情感像村头运河的水一样汩汩流淌。




        1945年9月,胡会成在丁蜀山战役中牺牲了。1949年,大部队南下,他的战友特地绕道来到刘坝头,把噩耗告诉了老房东,而二妹子呢?也许像那位老人所说,出嫁走了,默默承受着心灵的伤痛,把那段真挚的爱情永远留在了柳堡。我想,电影将二妹子和副班长的爱情故事演绎得如此圆满,很可能是为了迎合那个年代电影观众的口味,可现实是,副班长胡会成自打离开刘坝头后就再也没有回来。胡石言在创作《柳堡的故事》这个电影剧本时,不会不知道战友牺牲的消息,只是他不愿把伤感的心灵跟随这个伤感的故事,一起讲述给淳朴的电影观众。否则,承受伤感的何止胡石言一人?




       《柳堡的故事》这部影片我不知道看过多少遍,每看一遍,崇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。当我知道胡会成和二妹子情断柳堡后,心情十分沉重。我们的先辈,为了全中国的解放,在前方英勇杀敌,牺牲了年轻的生命,也牺牲了爱情,他们未能看见新中国的诞生,也未能品尝到爱情的滋味。我想,胡会成能有多少过错?为了与心上人结为伴侣,请求留下来当民兵,这个想法既单纯,也能够让人理解。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他只能折叠起爱情的羽翼,跟随大部队去打鬼子杀敌人。而二妹子呢,心上人牺牲了,没能来柳堡迎娶她,只好伤悲地出嫁。



       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中国的战争影片群雄逐鹿,一部部无不弥漫着战火硝烟。《柳堡的故事》却另辟新径,大胆突破,在残酷的战争中真情讴歌男女之间的生死爱情,给那个充满了政治和阶级斗争的沉闷年代送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,这不得不让人对该片的编剧和导演心生敬意。如今,清甜的二妹子,还有她与副班长的爱情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,《九九艳阳天》的歌曲更是脍炙人口,常唱常新。

       《柳堡的故事》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王苹,可她一直为寻找不到扮演二妹子的最佳人选而苦恼不已。作家黄宗江知道后向她推荐了华东军区的话剧演员陶玉玲。王苹相信老朋友的眼光,几经周折,终于在浙江舟山见到了正在巡回演出的陶玉玲。陶玉玲长得真甜,她有着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和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,有着一副丰韵秀美的少女身材,你瞧,她一含笑,浅浅的小酒窝露出来了,她一回眸,水汪汪的大眼睛说话了。我不否认,年少时迷恋过二妹子,准确地说,是迷恋陶玉玲,不仅迷恋陶玉玲的小酒窝和大眼睛,也迷恋她清纯而质朴的表演。“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哎嗨哟/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/东风吹得那个风车转呀/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”。每每听到《九九艳阳天》这首情深意绵的歌曲,心就像鹿撞似地狂跳不已,幻想坐在河边的那位十八岁的哥哥就是我,正焦急地等待二妹子的到来。 

        陶玉玲在扮演二妹子这个角色之前从未拍过电影,因此,当她第一次面对摄影镜头时难免有些紧张,然而,导演看中的正是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本色气质。正是她本色的表演,一下子就把二妹子给演活了。《柳堡的故事》给陶玉玲设计的出场镜头是这样的:柳树成行,河水荡漾。一条小船由远而近,慢慢地划进了画面。二妹子从船头一步跨上岸,忽闻欢快的歌声(唱的是《九九艳阳天》)此起彼伏,走进一瞧,是一群新四军战士在帮她家修房子。二妹子从未见过那么多年轻英俊的男孩子,也从未听过那么好听的歌,她的心儿极度慌乱,羞涩地头一低,赶紧走进家门。这个极为自然的表演细节,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。其实,陶玉玲在《柳堡的故事》中的本色表演俯拾皆是。有这样一个情节:部队回来了,小牛把副班长拉到二姐的屋子里,让副班长看二姐给他做的鞋,副班长不好意思地跑了出去。这让观众很自然想起了先前的另一个情节:扮演二妹子的陶玉玲双手捧着为副班长做的鞋,羞涩地对着镜子一笑,这一笑,把她不加修饰的本色表演又一次发挥得淋漓尽致,也把她内心对副班长含蓄的爱展现得恰到好处。



        柳堡村的那个二妹子出嫁了,如今应是80多岁的老人了,老人也许不会想到,以她为原型的二妹子的故事已在中国的大地上流传了半个多世纪;扮演二妹子的陶玉玲也已年过古稀,青春不在。然而,她塑造的二妹子清纯可人的形象,早已融进我生命的长河之中。

        前不久,我的一位好友得知我是陶玉玲的影迷,并听我讲述了年少时迷恋她的故事,禁不住哈哈大笑:“陶玉玲是我的好朋友,她的本色表演的确动人。我们时有联系。这样吧,只要她来广州,我一定带你去见她”。朋友的话真让我兴奋,可直到写下这篇拙文时,我仍未与陶玉玲老师见上一面。 

昨夜,我梦见自己坐在柳堡村的小河边,耳畔又响起了那首《九九艳阳天》。月色中,我看见二妹子手拧着胸前的大辫子,正羞涩地向我走来......

        身边是弯弯的柳树,脚下是清清的河水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w0184hgt64o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讲述:电影经典之《柳堡的故事》

各种版本的《九九艳阳天》


可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加关注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